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每日营商 > 详情页
北京营商信息2022 0728
发布时间:2022-07-28 1147 102

  要闻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审议城市更新条例草案等议题李伟主持

  昨天,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一次会议,听取审议城市更新条例草案等议题。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主持会议。

  上午的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和湖北武汉、新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和市委工作务虚会精神。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城市更新条例草案、节水条例草案的说明和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办公室关于立法工作情况的书面报告,听取了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市人大城建环保委关于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听取了市政府关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市人大民宗侨外委的意见建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决定了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提请的人事任免事项。

  下午的分组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代表对有关议题进行了充分审议。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延昆、杜飞进、齐静、庞丽娟、闫傲霜、李颖津、张清、侯君舒,秘书长刘云广出席会议。

  副市长隋振江,市监察委员会、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企业

  北京地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今年上半年,本市在金融统计数据、金融助企纾困、助力稳外资稳外贸等方面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昨天下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外汇局北京外汇管理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披露,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北京地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持续加大,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均有提升。

  贷款利率创统计以来新低

  “我们把金融支持稳经济大盘作为首要任务,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列出了一组数据:上半年,全市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7540.6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869.7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加117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837.3亿元,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金融监管部门近年来多次要求银行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高服务质效,北京地区落实情况如何?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导向作用下,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不断强化。具体来看,6月末,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5.6%,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26.4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3%,比各项贷款的增速高12.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100.6万户,首次突破百万户,同比增长35.3%。

  信贷结构更优的同时,北京地区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实现稳中有降,人民币贷款利率创统计以来新低。6月份,北京辖区金融机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36%,比上年同期低50个基点。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2%,比上年同期低24个基点。

  新增人民币贷款创新高

  “太高效了!一天时间银行就完成了贷款审批,这笔钱对我们来说真是‘及时雨’!”看着公司账户近期打入了300万元信用贷款,现金流重新盘活,一家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负责人终于松了口气。在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推出的“创信融”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助力下,6800余家中小微企业获得精准支持,平台运行一年多来发放纯信用贷款68亿元。面临严峻复杂的疫情考验,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携手相关部门和辖内金融机构一道,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创信融”平台只是助企纾困工作的一小部分。

  “我们聚焦餐饮、文化、交通物流等受困行业,以及科创、绿色、民营小微等重点领域市场主体,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帮助纾困解难。”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半年,一场场线上和线下的政银企对接活动,让住宿餐饮、文化旅游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融资难题立即得到有效解决。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支持辖内银行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以及受疫情影响的个人办理贷款延期金额超600亿元,惠及近2万户市场主体。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金融助企纾困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从贷款规模看,上半年,北京地区新增人民币贷款7541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从贷款利率看,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均创有统计以来新低。通过引导贷款利率下行,上半年向实体经济让利204亿元,超过去年全年规模。

  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

  在助力首都稳外资稳外贸方面,北京深化对外开放,推动跨境投融资改革持续升级。2021年3月,在外汇局支持下,北京率先在全国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打通企业境内外多币种融资通道,支持大型跨国公司在京设立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

  记者会上获悉,试点以来,5家试点企业共办理业务5000余笔,跨境收支总额超过280亿美元,累计节约成本7600余万元人民币。近期,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将进一步扩大,支持北京总部经济发展。

  北京还提升资本项目收入使用便利度,推动资本项目收入支付线上化办理,鼓励银行在资本项目部分业务场景中,支持企业以电子化材料替代原纸质申请材料,满足了市场主体业务“网上办”“远程办”的需求。线上化试点大幅提升了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单笔资金结汇支付时间压缩至半小时左右。

  此外,中关村示范区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再升级,海淀园1000万美元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扩大到北京全域,北京地区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可在不超过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新的政策将进一步拓宽企业跨境融资渠道,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上半年数字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达43.3%

  数字经济堪称拉动经济增长的“核引擎”,更是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动力源”。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启幕前夕,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攀升,产业基础扎实、韧性更强,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由2015年8719亿元提高至2021年1.6万亿元。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数字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经达到43.3%。

  信息内容消费收入将超五千亿元

  数字技术的不断突破,数字产业的不断汇聚,将直接牵引数字消费的新活力。7月20日到26日举行的2022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掀起了北京新一轮数字消费的热潮。

  这足以彰显北京数字消费的巨大潜力。“北京充分发挥数字消费在数字技术赋能水平、新兴业态融合等方面的优势,完善数字消费基础设施,丰富数字消费产品和服务,鼓励数字消费模式创新发展,推动数字技术与消费持续深度融合,力争到2025年,实现信息内容消费收入超5000亿元。”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数字消费基础设施方面,52个市级重点商圈和市内重点景区5G网络全覆盖,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形成了全球首个“5G+华为河图”智慧商圈北京坊;数字消费内容供给方面,打造“5G+8K”文体直播新生态,积极营造精品原创游戏和电子竞技产业生态,培育形成15家信息消费体验中心,涵盖人工智能服务、反向定制生产、“数字技术赋能+传统零售线下改造”等多个特色应用场景。

  加速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

  轻点屏幕选餐、扫码结账、“秒”出餐……在北京经开区,一批产业园区和写字楼的员工已经实现一日三餐自动“送”上门。

  这些无人售卖车个头还没有马路上跑的快递车大。每天一日三餐开餐前,它们就成群结队地从停车场出发,装着满车的美食奔向上班族。全程无人驾驶,遇到红绿灯、行人、前车都能自动避让。“按照计划,今年下半年公司第四代全栈式软硬一体无人车将量产下线,在线运营的无人车数量将达到千辆规模。”研发运营这款无人售卖车的新石器公司市场副总裁刘明敏介绍,无人车团队通过持续的硬科技探索迭代研发,在无人车成本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性能提升了近3倍,人车“协同”的效应逐步显现。

  无人驾驶的提速,得益于北京加快布局智慧城市建设,夯实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到一季度末,北京5G基站累计建成5.4万个,万人基站数全国第一;完成城市道路智能化改造60平方公里,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接入资源量、国家级智能制造系统方案供应商数量全国第一。

  面对新机遇,北京加速培育数字经济新业态。全市近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新设企业年均增长1万家,规模以上核心企业8300多家,约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五分之一。今年上半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实现增加值8381.3亿元,同比增长4.1%,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3.3%,核心产业增加值4899.5亿元,同比增长6.9%。

  数字经济人才占比居全国首位

  成立全国首家新型数据交易所,首次对外发布包括全国首发数字交易合约;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聚集273家企业,“四梁八柱”企业集聚,新一代信息技术全产业链布局已经完成;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全球首个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推进3.0阶段建设;全国首个、全球最大的智能模型“悟道2.0”发布;百度飞桨平台成为国内服务开发者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开放深度学习平台……这是北京近两年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蓬勃发展的成绩单。

  数字经济需要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支撑。“本市强化创新引领,构建多层级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相关负责人披露,全市人工智能、区块链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全国第一,人工智能企业获得融资比重达21.9%,区块链企业获得融资比重达34.3%,城市算力服务网指数、数字经济人才占比均居全国首位。

  与此同时,北京聚焦服务企业,持续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数字营商环境;积极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催生企业发展新动能,当好服务管家,做好全流程服务;引导外资投向重点领域和项目,拓展外商投资发展空间,推动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发展。

  相关新闻

  数字经济体验周收官

  7天销售额近70亿元

  2022北京数字经济体验周26日正式收官,市经信局介绍,截至7月26日中午,遍布全市的100余个体验场景共吸引了线下体验、线上浏览、直播观看等近千万人次参与,数字消费累计创造销售额超过69.3亿元,相关搜索引擎的网页结果数已达22.2亿条。

  7月20日至26日期间,市民通过现场体验、线上消费的方式,感受数字经济为生活带来的精彩改变和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全新动能。“体验周用七天的时间再次告诉我们,数字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体验周发布的数字经济体验场景地图,汇集了全市“100+”数字经济体验场景,可知晓身边的网红打卡地位置;北京市信息消费体验中心的小程序等在线平台,帮助市民在炎炎夏日无需出门就能迈入中意的体验店,走进体验周、感受数字消费。

  在线上,此次体验周汇聚多个优质商家,联合京东、小米、多点、值得买、叮咚买菜等平台,发放促消费优惠券,并邀请互联网企业家、流量主播走进直播间进行带货。

  在线下,体验周设置数字体验场景和打卡路线。文旅打卡地、青少年数字嘉年华等场所的体验者不断,多条数字科普、数字艺术路线成为体验“热线”,多家信息消费体验中心、多处数字经济体验场景凭借各自的产品特点和技术优势吸引市民浏览。

  记者获悉,7天的数字经济体验周虽然落下帷幕,但后续衔接的数字音乐节、探索XR未来产业、电竞大赛等数字消费、数字艺术嘉年华活动将陆续开展。体验周之后,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将于7月28日到30日召开,本届大会以“启航数字文明——新要素、新规则、新格局”为主题,持续助力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来也科技收购AI初创企业

  记者昨天获悉,继今年4月完成对法国AI创业公司Mindsay的全资收购后,中国智能自动化领军企业来也科技日前完成了对AI初创企业探智立方的全资收购。此次收购将大幅增强来也科技的智能文档处理核心产品技术能力,探智立方多位AI老将也将加入来也科技,共同加速打造一体化智能自动化平台。公开信息显示,两家企业总部均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作为两家土生土长的北京企业,此次收购也将通过强强联合,进一步推动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壮大与影响力提升。

  智能自动化时代已至,数字化劳动力逐步登上历史舞台。作为全国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前沿阵地,北京孵育着众多人工智能企业。此次进行收购的来也科技、被收购方探智立方都是其中的代表。公开信息显示,探智立方成立于2017年年末,其于2018年推出人工智能模型自动设计平台——DarwinML 1.0,并实现了自动建模自动化平台的企业场景落地,实现了数据特征提取、模型设计、模型训练、参数调整一系列流程的突破。作为国内智能自动化领军企业,来也科技通过智能自动化平台构造各种不同类型的数字化劳动力,采用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机协同,提高业务效率,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

  基层

  平谷首家新业态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成立

  近日,由平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的全市首家“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暨务工人员之家”成立,来自邮政速递、美团、圆通、产业园物业等单位的8名企业代表成为专职调解员兼务工人员之家的工作人员。调解中心承诺每周至少一天到园区现场办公,现场调处各类劳动纠纷案件。自此,园区内的新业态劳动者能够及时获得人力社保职能范围内的有效帮助和服务。

  “务工人员之家的成立为我们园区提供了服务,也成为了以后园区招商的一块招牌,我们大力支持,特意腾出两层200余平方米的办公室作为调解中心和务工之家的办公地。同时,我也有幸成为调解中心的一名劳动争议调解员,更好地为企业、为职工服务。”有了新身份的锐E空间产业园经理张玉说道。

  锐E空间科技产业园现有各类企业258家,也是邮政速递、圆通、申通等快递企业的集中办公区。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调解中心暨务工人员之家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随时接受企业和务工人员的法律咨询,现场受理劳资双方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第一时间进行调处,做到“矛盾纠纷不出园区”,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钟鼓楼畔老建筑变身共享戏剧社区

  中轴线北端、距离钟鼓楼600多米,金隅金台·共享际文创园已初露芳容。园区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修复翻新,打造钟鼓楼畔的共享戏剧社区,预计今年10月正式开园。这是记者从东城区获悉的。

  赵府街20号是一个由8栋灰色小楼组成的合院,长期作为办公用房,建筑面积4155平方米,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八十年代分批建成的苏式砖混结构建筑。2021年8月起,资产使用方金隅集团按照“文化东城”“戏剧之城”的发展规划,对其进行更新改造,与“共享际”品牌深度合作,将其打造为金隅金台·共享际文创园。

  “园区更新将围绕中轴线文化产业发展、东城‘戏剧之城’建设,构建更丰富的内容体验场景,吸引戏剧创作、孵化、产业开发等相关文化产业进驻。”金隅金台·共享际相关负责人冯菲介绍,园区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基础上,进行结构加固、外立面翻新等,目前改造已完工近80%。结构加固、小市政、气电等都已完成,正在进行内部精装修。

  金隅金台·共享际将通过引入剧场、共享办公、长租公寓、餐饮商业等业态,实现老城区空间精细化与艺术化升级,成为一个既有戏剧演艺孵化,也有网红商业和文化创意工坊,还有国际青年公寓的戏剧主题园区。

  园区2号楼的2至4层、8号楼计划打造为文化创意工坊,将聚集设计、戏剧和媒体相关办公业态。1号楼2层将成为青年戏剧孵化空间,在商业场景中融入演出、排练与戏剧内容创作。未来,1号楼1层大堂、4号楼西侧、2号楼1层将分别开辟为商业服务区,包括个性化的咖啡吧、文创小店、便利店等,融入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新消费场景,打造北京时尚打卡地标。园区4号楼东侧、6号楼将建设青年公寓,为青年人提供优质的居住体验。

  园区还将注重建设绿意满园的花园式文创园,院子中部保留着十多米高的玉兰树,盛夏亭亭如盖,送来绿荫。屋顶露台庭院也将带来惊喜,“戏剧人”们可以在此放松身心、探讨业务等,在绿意香花中寻找创作灵感。


分享:

问答留言

信息报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