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每日营商 > 详情页
营商环境信息 2024 0726
发布时间:2024-07-26 1129 102

  要闻

  一、1500项改革擦亮“北京服务”招牌

  营商改革的发力,正化为汇聚企业的引力。昨天,记者从“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营商领域专场上获悉,连续7年,北京实施1500余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不断擦亮“北京服务”营商品牌。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了企业发展信心,北京每日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达337家,平均不到5分钟就有一家科技企业诞生。

  政务服务基本实现全程网办

  朝阳区来广营,有个“云”上办税大厅,集中受理纳税人在电子税务局上提交的业务,提供各种线上咨询服务。

  这里原是朝阳区税务局第三税务所,与另一个办税服务厅仅隔三公里,服务存在一定范围上的重叠。当下网上办理业务覆盖率达到97%,更多纳税人缴费人选择线上办理业务,对网上服务质效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因此,这个大厅就升级为北京市首个非接触式办税服务厅——朝阳税务云厅。

  “以前申请退税依赖人工计算,现在自动关联各项数据并自动预填,快速申请、高速到账,退税业务办结时长提速84%。”朝阳区税务局第三税务所所长王静介绍,朝阳税务云厅目前月均业务量已达4.6万户次,较成立前线上业务量增长40%,办税时长缩短70%,网上办税满意度提升至99.9%,持续助力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北京大力推动数字政务建设,全方位打造国际一流政务服务体系,企业群众办事从‘能办’向‘好办’‘快办’‘办成’转变。”市发改委主任杨秀玲用“一门、一窗、一网、一次”来概括改革的迭代升级。

  在“一网”上,北京已经建成“一网通办”总门户,注册用户总数达7582万,除涉密等特殊情形外,市、区两级事项基本实现“全程网办”。改革助力下,北京5年来减事项超过60%、减时限71%、减材料74%、减证明超过320项。

  记者获悉,本市今天也将推出企业“三送”服务(政策服务、数字服务、热线服务)。市政务和数据局一级巡视员刘强介绍,“三送”服务将对各类政策进行细化梳理,主动及时推送至企业,助力企业精准获取各类优惠政策,并通过“人工导办+智能助手”为企业提供一对一办事咨询解答和指导,提升企业办事效率和体验。

  国际贸易便利助外贸平稳增长

  前不久,一票由深圳飞抵北京首都机场的货物在监管区域内直转出口拼装库,完成国际航班安检交货,全程仅3.5小时。

  货物快速通关,得益于一项名为“连程直转”的改革举措。“连程直转”即国内进港货物在监管区域内直转出口拼装库进行国际出口货物操作。过程中简化了国内货物到港后出库、提货交接、卡车短驳等操作环节。

  “截至目前,连程直转货物每月操作货量约400吨到500吨。”首都机场海关相关负责人说,整个流程节约操作时间约70%、降低操作成本约20%、减少货物人工搬运2次。

  国际贸易便利化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对于拥有两座国际机场的北京而言,“双枢纽”空港口岸服务保障能力是改革关键。在大兴机场,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植物种苗指定监管场地资质获批投用,进境水果指定监管场地也获验收;首都机场、大兴机场物流协同作业监管模式落地实施,实现大兴机场一级库与首都机场二级库之间分单理货、货物通关“直通互联”。

  综合保税区也成为对外开放高地。市商务局副局长李轶举例,天竺综保区探索开展航空发动机国际包修业务增值税免抵退税试点,每台发动机运输周期从8天压缩至1天、运输成本节省20万元。

  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为外贸平稳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上半年,北京地区进出口1.83万亿元,同比增长3.6%,创历史同期新高。其中,进口同比增长3.5%,规模居全国首位。

  市场监管领域3年免罚7.6亿元

  监管执法备受企业关注。这几年,本市率先推行“风险+信用”为基础的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实现49个市级政府部门领域全覆盖。这样一来,对企业的“打扰”更少,针对风险低、信用好的经营主体更多应用非现场监管方式。

  柔性执法方面,26个市级部门公布了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仅市场监管领域近3年累计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免罚金额近7.6亿元,让执法变得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除了企业“出生”更便捷,退出渠道也更畅通。为了解决破产企业财产调查难、资金保障难、资产处置难等问题,北京设立破产费用援助资金、线上线下破产企业信息查询专窗。破产法庭成立5年来,审结破产案件4034件,挽救企业80家,引入投资1500多亿元,化解债务6200亿元。

  如何为企业做好服务?近年来,本市构建全方位企业服务体系,通过不断提升12345企业服务热线功能,建立“接诉即办”服务机制,5年来为企业提供信息查询、政策解答、问题办理、投诉举报等服务超42万件。同时,充分发挥市、区、街乡服务包机制作用,用心用情为企业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5年来共走访企业7.8万次,帮助企业解决诉求问题9.9万个。

  二、凝聚改革共识,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连日来,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大家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凝聚改革共识,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民革中央在学习中表示,作为与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的亲密友党,民革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在社会法治、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三农”等参政议政重点领域的优势,围绕全会《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积极建言献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民盟中央在学习中表示,民盟将秉承对中国共产党紧密追随、坚决拥护的历史自觉,“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做实事”的务实作风,科学严谨、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就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体制机制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履行好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事业中切实担负起民盟的历史使命和担当。

  民建中央在学习中表示,民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信心,汇聚改革合力,紧密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发挥民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特色优势,把民建自身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结合起来,在履职尽责上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更好把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民进中央在学习中表示,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民进必将坚持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着力点,充分发挥民进在教育文化出版传媒领域的界别优势,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需和人民群众迫切期待为导向,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凝聚全面深化改革共识、助力中共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切实发挥参政党作用。

  农工党中央在学习中表示,农工党将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组织农工党党员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重点任务与重大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全会谋划和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中去,坚决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拥护者、践行者、推动者,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致公党中央在学习中表示,新征程上,致公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致力为公跟党走,侨海报国建新功,汇聚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智慧和力量,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真言、谋良策,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九三学社中央在学习中表示,九三学社要精心安排部署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准确把握全会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以改革精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努力营造共促改革的良好环境,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心任务与重点领域,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以实际行动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为改革大业和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台盟中央在学习中表示,台盟要围绕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台盟各级组织和广大盟员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为台湾基层民众、青年群体参与乡村振兴、两岸交流合作提供更多便利条件,积极引导和协助台商台企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为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架桥梁、献实策,调动所联系的台胞满腔热忱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

  全国工商联在学习中表示,全国工商联将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进一步健全促进“两个健康”工作机制,紧紧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重大部署,更好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把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无党派人士在学习中表示,全会上承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思路,下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篇章,必将深刻改变中国、广泛影响世界。无党派人士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秉承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优良传统,发扬攻坚克难奋斗精神,积极投身改革创新一线,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

  企业

  一、我国邮轮产业前景可期

  备受瞩目的国产大邮轮捷报频传。爱达邮轮7月23日官宣旗下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将主要依托广州母港运营,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交付;公司运营的另一艘国外引进的“爱达·地中海号”于同日宣布升级天津母港邮轮体验。

  自去年试点恢复国际邮轮运输以来,邮轮旅游需求今年呈集中释放态势,暑期“客从海上来”的趋势更加明显。业内人士表示,本土邮轮企业逐步崛起,为邮轮市场注入发展新动力,我国邮轮产业前景可期。

  第二艘国产大邮轮“定居”广州

  7月23日,爱达邮轮与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签署合作协议,宣布旗下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将主要依托广州母港运营,布局华南市场。

  爱达邮轮是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船邮轮科技管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也是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和国外引进的“艺术之船”——“爱达·地中海号”的运营方。截至目前,两艘邮轮已成功运营93个航次,累计服务超过30万国内外宾客。

  和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相比,第二艘邮轮总吨位更大、长度更长,房间数增至2144间。全船娱乐休闲系统全面升级,公共区域和户外休闲娱乐区域面积大幅增加,并在设计中融入岭南文化和海上丝绸之路元素。

  “我们观察到了近年来华南地区对高品质邮轮体验的旺盛需求和市场潜能。”爱达邮轮董事长杨国兵表示。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目前在上海外高桥造船建造,已进入总装搭载加速期,计划于2026年底完成交付,并将于2027年正式在广州南沙邮轮母港开启国际航线。

  天津母港邮轮体验迎升级

  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爱达·魔都号”缓缓靠岸,邮轮上的全新夏季文化主题系列活动让游客乘兴而归,与“鼓浪屿号”“蓝梦之星号”两艘邮轮一同靠泊,成为一道亮丽的海上风景线。

  7月23日上午,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人声鼎沸,“爱达·地中海号”远航归来。几个小时后,另一批近2000名游客满怀期待,踏上了这艘产品体验和硬件设施全新升级的邮轮。据了解,从天津出发的“爱达·地中海号”客群中,京津冀游客占了很大比重,暑期大部分航次舱位预订火热。

  当日,“地中海号”更名为“爱达·地中海号”,升级了产品体验和硬件设施,游客可享受多项文旅创新体验,例如融合更多中西文化元素、带来更多主题的派对和演出、提供“浪尖上的非遗”秋冬主题文化活动等。

  此次邮轮产品体验提质升级的背后,是各家邮轮公司纷纷加码布局华北市场的缩影。皇家加勒比、MSC地中海邮轮等国际邮轮巨头此前宣布将回归天津母港,明年开启天津首航季。

  实际上,在天津母港于2023年9月重启后,东方邮轮“梦想号”、爱达邮轮“地中海号”等本土邮轮率先启程。新老朋友加入天津母港“朋友圈”,叠加近期发布的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利好,天津母港“洋面孔”越来越多,入境游客不断。

  我国邮轮行业提速回暖

  作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邮轮是国际市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旅游载体。上海、天津等港口邮轮热度高涨,是我国邮轮行业提速回暖的生动写照。

  旅游复苏趋势在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这一北方最大国际邮轮母港表现得尤为明显。今年上半年,天津母港已累计接待国际邮轮48艘次、出入境邮轮旅客16.4万人次,这两个数字均已远超2023年全年。

  据业内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邮轮旅客运输量约50万人次,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一半以上,二季度邮轮旅客运输量较一季度环比增长近60%,预计邮轮运输市场将继续稳步恢复。

  重新扬帆起航的本土邮轮产业正呈现新趋势。爱达邮轮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国内游客很重视文化和精神体验,文旅融合创新旅行模式备受欢迎。

  本土邮轮企业加速变革,为邮轮市场带来无穷活力。运营方面,华夏国际邮轮公司成立并落户上海,渤海邮轮、爱达邮轮等6家中资邮轮运输企业的6艘中资外籍邮轮相继投入运营。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炜航认为,中国邮轮产业前景可期,经过今明两年培育,中国邮轮将迈入高速发展的第二个“黄金十年”。

  如何让中国邮轮市场潜能充分释放?他建议持续优化邮轮经济营商环境,要在产业链供应链上全面发力,进一步建立健全邮轮运输、港口、旅游等相关标准,与国际服务标准接轨。

  二、中关村·智聚创新创业大赛启动

  第七届中关村·智聚创新创业大赛在京东科技大厦启动。

  大赛以“创新驱动 智聚未来”为主题,采用一季一赛、贯穿全年的全新赛制,设立前沿技术、生命科学、新制造三大行业领域赛道,除了常规企业组参赛团队,本届新增创客组参赛团队,为高校学生、科研院所创新团队、企业研发团队打造交流与竞技平台。

  中关村·智聚创新创业大赛是中关村街道重点打造的一项“双创”品牌赛事活动,自2015年创设以来,累计吸引优秀参赛项目1800多个,有120多个项目得到重点孵化跟进,为创业者提供科创服务超过1700次。

  活动现场,2亿元专项创新投资基金发布,将为前沿科技领域创业创新型项目提供投融资资金支持及全方位产融对接,协助参赛项目争取产业扶持资金,同时提供管理咨询和导师培训等创业服务。

  基层

  一、强闯积水致车损 保险公司可拒赔

  这两天,北京普降大雨。密云法院昨日发布一起“车辆涉水受损、保险公司拒绝理赔案”给车主们提了醒。该案中,张某因驾车驶入积水中造成车辆损坏,支付维修费7万多元,法院审理后,判决保险公司赔偿2.9万余元。

  该案中,张某雨中进入积水路段,涉水后造成车辆漏油,严重损坏。保险公司认为,此次事故是因张某主动将车辆驶入水中,造成车辆熄火,该情形不属于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条款第六条所列情形,不属于保险责任的赔偿范围。

  主审法官表示,暴雨中车辆在行驶中开进积水路段,或是停在地下车库等地,因积水太深导致车辆受损,都应马上致电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会派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勘查,核实车辆损失情况,随后进行施救,待修理厂、被保险人、保险公司三方确定具体损失后,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法官介绍,若保险公司无法及时到达现场,车主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应及时拍摄现场照片和车辆受损情况,以便后续定损。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因暴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的车辆损伤均能获赔,若车辆涉水行驶中发生熄火,但驾驶人仍二次启动导致发动机遭受二次破坏的,二次损坏部分由被保险人自行承担。若遭受水淹路段已经显示封路、拉警戒线,但车主仍强闯积水路段,这种情况下的车辆受损,保险公司有权拒赔。

  京津冀

  一、京张新签10项体文旅合作协议

  近日,以“汇聚创新合力 共谱协同华章”为主题的第四届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发展交流活动,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启动,京张新签10项体文旅合作协议,两地协同发展按下“快进键”。

  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自2022年活动举办以来,京张积极整合体文旅产业,培育特色体文旅产品,在生态建设、产业协同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

  京蔚高速年底前全线贯通

  “从门头沟到蔚县过去需要3个半小时,今年年底前京蔚高速全线贯通后,两地通行只需1个多小时,将极大方便北京游客到蔚县旅游。”启动仪式上,北京市门头沟区文旅协会会长梁国春说,我很高兴代表门头沟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张家口市蔚县代表共同签署了《共建京蔚高速旅游场景战略合作协议》,这条高速很快将成为京张之间又一条“美丽之路”“双赢之路”。

  此外,在冬奥场馆综合利用、推动京张体文旅深度融合等方面也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

  冬奥场馆综合利用迎新机遇

  记者在张家口崇礼区看到,作为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崇礼冬奥场馆综合利用不断取得新突破。

  “今年6月5日,崇礼冬奥场馆成功赢得2029年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世锦赛举办权,这是我国首次申办举办这项赛事,为进一步推动冬奥遗产可持续利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崇礼冬奥场馆综合利用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三年来,崇礼冬奥场馆综合利用相关部门坚持以赛聚商、以商养馆、以商带产,深挖冬奥场馆及周边资源,持续完善场馆功能,承办举办了国际雪联单板平行亚洲杯、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北欧两项、跳台滑雪、168超级越野赛等各类赛事活动715项。目前,正在不断丰富冬奥场馆业态,积极承办举办2024/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滑雪U型场地世界杯、跳台滑雪女子世界杯等高水平冰雪赛事。

  正加速与北京景区互联互通

  记者在张家口“草原天路”景区了解到,今年入夏以来,草原天路推出的5条经典线路已成旅游“爆款”,接待游客达185.27万人次,同期增长131.3%,其中五成游客来自北京。

  为了促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提速”,京张携手构建了市县政府、部门、企业、协会四级对接联动体系,张家口全面加强与北京在文旅、科技、产业、交通、生态等领域的对接。截至目前,京张联合举办了“京张骑游大会”等系列体文旅活动300余场次;京张开通“张家口市区—延庆区”“北京—张家口怀来”“首都机场—崇礼”等4条旅游专线,接待北京地区游客1460万人次。

  眼下,张家口市正在抓紧编制《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区域旅游基础设施一体化及空间布局优化规划》,加速与北京景区道路、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登山步道等互联互通,以及房车营地、停车场等配套设施的共建共用。

  二、打击治理涉京津冀知识产权犯罪

  依托在全市检察机关组建的14个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北京市检察机关发挥北京检察在京津冀检察联动协作中的龙头作用,不断强化京津冀跨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协作,2021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涉京津冀跨区域知识产权刑事案件93件,包括全国首例涉冬奥会侵犯著作权犯罪案件。

  三地检察机关落实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加大全链条打击力度。2021年9月,京津冀三地检察机关会签《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网络综合治理 维护金融安全跨区域协作的工作意见》,要求涉京津冀知识产权犯罪线索“必审、必报、必查”,检察人员在办理案件中必须审查上下游线索情况、在报告中写明并将线索双报送至省级院案件管理部门和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接收院必须认真核查线索并反馈情况。北京市检察机关依法严厉打击跨区域假冒注册商标、专利、侵犯商业秘密等犯罪,完善京津冀案件线索移送、管辖协商、信息互查、协助告知等联动机制。

  发挥大数据模型建用效能,深挖彻查违法犯罪线索。北京市检察机关依托首都检察版“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充分挖掘相关违法犯罪线索,积极与公安机关、行政执法部门等联动对接,依法惩治跨区域违法犯罪。


分享:

问答留言

信息报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