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每日营商 > 详情页
北京营商信息2023 0324
发布时间:2023-03-24 1221 102

  要闻

  首届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评选启动

  首届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评选表彰工作日前正式启动,面向本市各行业、各领域生产、教学、科研、科普等工作一线,评选出不超过30位优秀科技工作者。后续,该奖项将每3年评选一次。

  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评选旨在表彰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爱国奉献、成绩突出、贡献卓著的优秀科技工作者,激励首都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评选范围为在本市各行业、各领域生产、教学、科研、科普等工作一线,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显著成绩和突出贡献的在职、在岗各类优秀科技工作者。

  候选人需具有中国国籍;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品德高尚,坚持科学精神,恪守科学道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内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工程技术、医疗卫生、乡村振兴、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在本行业、本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有良好社会基础,得到群众高度认可。

  符合条件的科技工作者可由相关单位推荐,也可由个人提出自荐。评选共分为资格审查、评审、审定、公示4个阶段,申报工作于3月20日启动,4月21日前完成单位推荐及自荐申报,预计6月底前完成评审、公示等程序,7月开展表彰工作,将以市政府名义为获奖者颁发北京市先进科技工作者荣誉证书,并按有关标准发放一次性奖金。

  本市启动职工匠师申报工作

  市总工会近日发布通知,启动2023年职工匠师申报工作,将优先吸纳大工匠及提名人选以及“北京智造”“北京服务”领域的高技能人才等。

  近年来,市总工会围绕首都工匠学院建设,着力打造“职工匠师培训与发展中心”,助力全市劳模、大工匠、创新工作室领军人等高技能人才由“匠”成“师”,进一步弘扬“三个精神”,传承技能本领,帮助更多的首都职工成为工匠人才。自2021年以来,已培养聘任63名职工匠师,成为活跃在工会培训一线的新的有生力量。

  为持续建强用好来自基层、建在基层、用在基层的职工匠师队伍,今年,北京市总工会继续开展职工匠师申报聘任工作。据介绍,申报者须政治素质过硬,热爱本职工作和所在专业领域,具有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具有授课热情和自我发展的意愿,热爱职工教育培训工作。

  专业资质方面,技术技能等级为高级职称或相当水平,国家职业技术等级高级或相当水平,具有劳动模范、大工匠、技师工作室首席技师、创新工作室领军人、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者均可申报。

  此外,结合北京市总工会历届“北京大工匠”选树活动,职工匠师队伍将优先吸纳大工匠及提名人选。其中,第三届“北京大工匠”全部纳入“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匠师”队伍持续培养;优先吸纳各区、产业工会推荐人员;优先吸收“北京智造”“北京服务”领域的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数字技术、文化创意、双创服务、医药健康方面的高技能人才。

  有符合条件人选的单位可组织申报人员填写《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匠师申报表》,并于4月15日前将填写好的申报表电子版和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发送至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职工教育与匠师发展中心办公邮箱。第三届“北京大工匠”申报材料待选树活动结束后另行报送。

  市总工会还将开展职工匠师赋能培训,聚焦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培育,为职工匠师及后备人选持续提供培训赋能、教学教研、技术交流、国际交流、参观访学等教育培训服务。

  设施更便捷 服务更贴心 活动更丰富本市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在北京,市民和游客享受到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品质正在不断提升,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更多了,设施的环境更温馨了,提供的服务更贴心了。今年以来,伴随《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施行,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更加有力可持续,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渐多

  回廊、古松、高亭、溪流……颐和园东北角一处幽静的院落,是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的霁清轩。如今这里是颐和园书院·霁清轩。讲座、文化沙龙、儿童阅读推广……封闭数十载的园林空间再次利用起来,让阅读融于园林,牢牢吸引爱书人的目光。

  《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中明确提出,鼓励利用文化广场、公共服务大厅、商业综合体、产业园区、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养老机构、遗址公园等场所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近年来市、区两级文化和旅游部门也一直为此积极行动。

  像颐和园书院·霁清轩这样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如今全市有320个。如利用交通枢纽建设的公共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大兴机场分馆,利用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建设的砖读空间、角楼图书馆、椿树书苑,利用城市腾退空间建设的瞭仓书房、轩辕书馆、景山街道文化中心(美后肆时),还有利用公园空间而建的京杭大运河书院等。

  全市目前有四级公共文化设施7110个,图书馆室6135个,室外文化广场5616个,基本实现全覆盖,市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便捷度大幅提升。

  精准对接居民需求

  在北京,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向市民免费开放,且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6小时。免费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参与文艺辅导培训、演出排练、文艺创作、文化活动、体育健身,欣赏文艺演出、文艺作品、展览展示、接受党员教育、校外教育(含学生自习)、老年大学教育、科学技术和卫生保健等二十大类。种类虽多,到底哪些服务是各设施服务半径内的居民所需要的,就需要资源与服务的精准匹配。

  “关于后冬奥时代高井路社区如何为民造福,我们想听听您的建议。”这是2月27日,全国首个冬奥社区高井路社区向居民发出的通知。线上征集意见、线下活动中攀谈、在社区里走访……多种多样的心声引发多种多样的服务。今年入选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的东城区27院儿,有一个名为“老好使”的小铺,售卖老年人需要却难在超市觅到的放大镜、假发套、遮菜罩等。

  有如此精细的服务,离不开公共文化服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理念。根据《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指导意见》,目前全市采取社会化专业化运营的公共文化设施有266家。海淀北部文化中心、东城区景山街道市民文化中心、西城区砖读空间和石景山区9个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等均采取社会化服务快速提升了服务水平,公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社区外设施助城市更宜游

  走出社区漫步北京,也会发现旅游公共服务设施越来越完备,整座城市更加宜游。

  在大运河森林公园,每逢周末,布满林荫的骑行道是人们运动休闲的好去处。沿途设置的冰饮自助售卖机方便人们随时补充能量,干净整洁又方便寻找的公共厕所更让出行没有后顾之忧。在奥森公园南门,第三卫生间(家庭卫生间)的标识异常惹眼。15平方米大开间里,有两个厕位(其中一个供残障人士使用)、一个婴儿台、两个高矮不同的洗手池,空间内干净整洁没有异味。

  如今,北京平均每个景区有8.4个旅游厕所、3.7个无障碍卫生间、1.7个家庭卫生间、1.1个游客服务中心、0.6个母婴室、0.5个AED、319块旅游标识、185.7米无障碍坡道等公共设施。随身随行的信息服务,就更贴心了。通过北京智慧旅游地图信息化平台,北京可以提供214家旅游景区、75家红色旅游景区、34家全国旅游重点村(镇)等单位的虚拟导游、语音讲解、设施查询等,为精准出行提供参考。北京的旅游公共服务已告别“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进一步提升北京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效能,今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聚焦落实《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打造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加快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品牌活动品质、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志愿服务、提升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助公共服务再上台阶。

  企业

  5年来北京累计对外投资超过340亿美元

  近日,北京国际投资合作研讨洽谈会(简称“京投会”)在丰台丽泽商务区举办,来自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多国驻华机构以及在京商协会、境外投资企业等360余人参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戴颖在会上透露,5年来北京累计对外投资已超过340亿美元。

  此次京投会聚焦“一带一路”投资促进举办双向投资高峰论坛。同时,突出重点产业园区,组织平行洽谈推介。中巴产业园、中德科教园、中白工业园三个中方境外园区负责人进行主题推介,发布区域性招商引资项目。

  数据显示,5年来,北京地区累计进出口总值近14.6万亿元,2022年进出口额创历史新高,达到3.6万亿,同比增长19.8%;贸易结构持续优化,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出口额年均增长超10%;利用外资平稳增长,5年来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750亿美元,是前5年的1.2倍。

  肯尼亚蒙内铁路、马尔代夫国际机场、中来工业园、非洲万家通、莫斯科地铁……戴颖细数了一个个由京企参与的重大工程项目。5年来京企对外工程承包额累计达到208亿美元,2022年达到53.2亿美元,同比增长44%,形成了一批造福当地的绿色标志性工程。

  同时,北京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投资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支持企业走全球化发展道路,促进产品、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经验服务更多国家,为世界经济增添新活力。

  5年来北京累计对外投资超过340亿美元,对外投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遍布全球六大洲139个国家和地区。本市对外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涉及国民经济统计体系的全部18个行业。

  为了更好地为企业保驾护航,北京国际化商事法律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北京拥有2000多家律师事务所,约3万多名职业律师,涉外律师人才数量全国第一。本地律所境外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北京“一带一路”法律商事服务中心已经覆盖80多个国家180多个城市,调解员达到600名,累计调解成功国际案例超8000多件。

  全国首家!个体网店变实体工商户

  昨天,个体工商户刘鹏琨在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领取了变更后的“北京福汇禄商贸中心”营业执照,成为全国首家个体网店转变为实体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今年3月,我在网上开了一家卖服装的网店,今天变更登记后,线下实体店马上也要开起来了。线上加线下,以后我的生意肯定会越来越红火。”刘鹏琨对未来充满信心。

  由于互联网经营具有成本低、灵活便捷的优势,很多经营者一直在网上经营个体网店,但是随着生意越做越大,一些经营者对线下经营、转企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为了更好培育和激发网络交易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性提出了支持平台经济发展的新举措。

  依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印发的《关于试行开展支持平台经济发展 优化个体网店经营者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北京支持个体电商通过地址变更方式拓展线下经营渠道、支持个体电商采用“一照多址”方式记载多经营场所信息、支持个体电商通过“个转企”方式实现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这三项举措为全国首创。

  文件出台前,像刘鹏琨这样在网上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如果想要开展线下经营,需要先注销当前网店,线下重新申请登记注册,程序繁琐且不利于网店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今,新办法的出台,及时解决了个体网店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昨天上午9点半,刘鹏琨携带提前准备好的材料来到丰台区政务服务中心,在服务大厅进行在线申请、身份确认、授权签字、核准等一系列程序后,不过15分钟的时间,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就发到了她的手中。“以前只有网店,一些顾客在线购物时可能还会担心网上购物是否会存在种种风险。现在线下实体店马上就可以开起来了,顾客肯定会对我的店铺更加信任。”

  记者注意到,在刘鹏琨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右上角,有个小小的二维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注册处处长玄洪波介绍,个体网店本身持有的是以虚拟经营为主的营业执照,如今经营者有了线下经营的意愿之后,可以通过变更登记来拓展线下经营渠道。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多平台开店的商户,就可以通过“一照多址”的登记方式,将多个网络经营场所通过二维码全部记载在同一张营业执照上。有了这个小小的二维码,即使网址变更增删,也无需再更换营业执照。玄洪波表示,个体电商转化为实体经营后,如果有意愿,还可以从个体工商户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化,比如转为有限责任公司等,进一步拓展线下经营渠道。

  基层

  换管、铺路、修公厕张自忠路6号院改造资金有着落了

  院里的地面几乎都是土路,下水管道有多处漏点,有的路面已经有下陷的趋势,老旱厕破败不堪……走进张自忠路6号院,环顾四周,亟待改造的地方可太多了。破旧的老院落与院门前光鲜亮丽的平安大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期属地东城区交道口街道集中力量谋划老院落的改造,张自忠路6号院的居民终于看到了希望。

  3月20日,记者跟着交道口街道府学社区专员刘楠走进张自忠路6号院。在院里的羊肠小道上,一块微微下陷的路面特别显眼。中间是坑,旁边是土,下水井的箅子七扭八歪。居民在路面上铺了一块破毯子,有它在好歹不至于让碎石头硌了脚。这块下陷路面的下方是院子的污水管道,这不仅对着一户居民家的门,也是全院居民出行的必经之路,夏天冒水,冬天结冰,不光居民着急,属地街道、社区也跟着急。

  北京春季多风少雨,可张自忠路6号院里地面总是干不透,蹲在地上就能闻到返上来的潮味。刘楠说,至今这个院子使用的下水管道仍是老的缸瓦管,年久失修可能已经碎了。院子要说改造,彻底更换下水管道是重中之重的项目。

  这个院子里还有一间老旱厕。打开旱厕的木门,里面破破烂烂的景象让人看了揪心。如今这间老旱厕还在用着,家家户户排班打扫,居民说别看它破,要真给铲平了,不能在院子里上厕所还真不方便。

  “要面子,也得要里子。”刘楠告诉记者,从去年底,张自忠路6号院的居民反映院落老旧、设备设施年久失修相关问题后,属地交道口街道本着接诉即办的工作要求,积极推动,街道与物业单位集中力量不断商讨院落改造的问题。无论是管道、路面还是旱厕,都绕不开资金的支撑。截至3月22日,院落的产权单位表示会全力支持改造。由于院落的产权单位涉及央属,落实维修资金的流程会比较长。最终经过协商,由物业单位先行垫付资金,来完成院落下水管道及路面的改造,由属地街道来兜底旱厕的改造。


分享:

问答留言

信息报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