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每日营商 > 详情页
营商环境信息2025 0110
发布时间:2025-01-10 1030 102

  要闻

  一、本市六大行动51项措施组团上新

  新年伊始,一系列部署举措密集落地,一个个重大项目火热推进,全市上下干劲十足,发展脉动分外强劲。

  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新的奋斗时序开启,就应当有开局之势、开局之气。特别是今年,既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着眼于北京,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第二个十年的新起点上,更要牢牢守住首都城市战略定位,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有力有效应对风险挑战,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列。

  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发展不等人。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即日起,本报推出“跑出加速度 实现开门红”专栏,派出多路记者深入机关单位、建设一线、街道社区,以生动鲜活的故事,展现各行各业与时间赛跑的奋斗热忱,鼓舞更多人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实现开门红。

  敬请关注。

  既有春节期间的141场假日活动,又有像“免证办事”这样企业需要的改革推出,更有机器人等产业重大项目落地……2025年的卷轴正在展开,北京“端”出一批活动、项目、服务、改革,铆劲儿打好开年“第一仗”。

  昨天,市发改委介绍,一季度,本市将实施推动今年经济发展良好开局的六大行动、51项具体措施,做到开局更拼、起步更快、马力更足、工作更实、环境更优,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良好基础。

  “扫码检查”将全面推进

  新年刚至,一项改革试点悄然落地——北京经开区在全市率先推行“四个免于提交”改革,逐步推进139个事项实施落地,77种证照材料免于提交也能把事办成。

  这是今年北京最早启动的营商改革举措,映射出一季度“企业服务行动”的主题。本季度,北京将发布本市优化营商环境报告,谋划2025年营商环境改革任务,完善营商环境监测评价体系。

  在改革举措上,除了扩展“免证办事”应用场景,一季度还将拓展“一件事”集成服务场景,把平时一个场景下需要跑几个地方、找不同窗口办的相关事项,整合成“一件事”;被企业点赞的“扫码检查”也将全面推进,在更多领域落地,执法人员不扫码,企业有权拒绝检查,从而倒逼执法人员阳光检查、规范执法;全市统一的政策服务平台“京策”,也将完善政策发布、解读、查询、推送、兑现等功能。

  而“稳定预期行动”则是聚焦一批民生实事,比如出台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实施意见,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加强迎峰度冬煤电油气运保障,做好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保障生活必需品量足价稳质优,确保城市安全平稳、群众温暖过冬。

  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尽快出台

  支持个人乘用车报废更新10.5万辆、老旧客货车报废更新近8600辆,支持家电以旧换新165.6万台,4.2万户老年人家庭购置居家适老化改造物品……2024年,本市在个人乘用车、家电、居家适老化改造等十余个领域组织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1月到11月全市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7.4%,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5倍,限额以上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2%。

  北京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也已经“在路上”。“本市正在加紧落实国家加力扩围相关部署,制定北京新一轮以旧换新政策举措,将尽快发布实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这只是“改革攻坚行动”12项措施的其中一项。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举措涉及不同领域,更从供需两端发力。在“供”的这一端,一季度文化领域将确定首批文化文物单位改革试点名单;本月底前将发布年度高精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指南,加强先进制造业发展保障。

  另一端则在激发消费潜力。随着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政策的落地,入境游发展迎来新机遇,本市也将开展“你好,北京”主题推介,努力增加国际航班,打造东南亚、欧美、“一带一路”和免签国家入境首站。

  “提振信心行动”也将迎来一批会议、展览、活动上新。本市将办好春节假日141场重点商文旅体多元融合消费活动,推出文旅消费促进活动和惠民措施,提前准备好餐饮、酒店、景区等接待设施,便利外地游客来京旅游、过年。同时,组织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活动,举办商品住宅用地推介会,办好新国展二期首展——中国国际汽车服务用品及设备展览会等展览展会。

  实现“开门红”有基础、有条件

  京城东南,一座特殊的公园——北京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Park)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公园15公里半径内有5家三甲医院以及首都医科大学、多个产业集聚区,国家药监局六大中心也在此落地,拜耳等多家跨国医药巨头加码布局。按照规划,未来这里将成为国际医药创新资源的引领区、集聚区。

  公园建设的同时,本市打造国际医药创新公园方案也正在酝酿,即将在一季度出台。这是“招优引强行动”中的关键举措。此外,本市还将引进培育一批新的经济增量,打造专业招商队伍,打造服务外企项目在京落地和本市企业“走出去”的国际综合专业服务中心区。同时,推进8家药企新落地重大项目,围绕集成电路科研端和配套端、绿色能源央企龙头、机器人产业链等领域引育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增强发展后劲行动”则将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推动2024年供地商品住房项目开工,保障一批市重点工程续建项目春节不停工,全力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尽早发行年内首批专项债券,及早发布并组织实施全年供地计划,制定轨道交通站点和就业密集地区供地清单。

  展望一季度,北京经济发展具备较多积极因素和支撑条件:今年国家“两重”“两新”等政策进一步加力,释放了明确的政策信号,向上向好的因素积累增多,为推动首都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产业项目持续放量,去年四季度以来主要行业改善比较明显,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不断巩固;从要素保障上看,去年四季度本市提前下达100亿元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将在今年上半年持续转化为实物工作量,今年首轮土拍市场成交总价达181.9亿元,已超过去年一季度的三成和全年的一成;北京作为超大城市消费潜力巨大,今年春节庙会、非遗、演艺、冰雪等各类活动丰富多彩,节日消费有望持续升温。

  “北京实现一季度‘开门红’有基础、有条件。”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各项措施已经清单化,各区各部门正在全力以赴推动落实,力争早动手、早见效,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企业

  一、三年内突破脑机接口关键核心技术

  据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1月8日公布的信息,《加快北京市脑机接口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近日印发。到2030年,北京脑机接口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在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产品研发与创制、应用场景搭建等方面取得突破,技术创新体系逐渐完善。培育3到5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100家左右创新型中小企业。同时,到2030年北京将打造1到2个脑机接口产业发展集聚示范区,实现脑机接口创新产品在医疗、康养、工业、教育等领域的规模化商用。

  脑机接口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领域及未来产业新赛道的重要方向之一,正在加快形成突破性科研成果和创新应用,在医疗康养、工业安全、教育体育、智慧生活等领域展现出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

  根据这份由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和市经信局联合印发的行动方案,到2027年,北京将产出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突破脑机接口电极、芯片、编解码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小型化高通量植入式传感器、高通道采集刺激一体化植入式芯片、植入式微型电池等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打造世界领先的智能脑机系统,并在临床上得到初步应用。同时,北京将培育3到5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脑机接口领域潜在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进一步提升产业引领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北京将聚焦技术突破、平台打造、集群培育、场景建设、标准创制等五方面开展布局,推动脑机接口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全链条加速突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脑机接口技术创新策源地、场景应用引领地和产业发展集聚地。

  一系列具体举措和行动计划随之发布。例如,在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北京将重点围绕脑机接口涉及的神经信号采集、解码、控制和反馈等关键环节,推动新型柔性神经电极、脑机接口信号采集芯片、类脑计算解码芯片、新型实时解码算法等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在健全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方面,围绕基础共性需求的关键软件、数据集、工具模型等,北京鼓励开发脑机接口领域开源平台,并支持搭建脑机接口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探索脑机接口数据脱敏与开放共享机制,为创新主体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脑电临床数据资源和分析工具。此外,北京还将以场景建设为牵引,扩大脑机接口新技术与新产品在疾病干预、康复训练、教育娱乐等典型场景的规模应用。


  二、数据流通交易领域3项地方标准发布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近日批准成立北京市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并发布首批北京市数据流通交易领域3项地方标准。

  北京市数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围绕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聚焦基础通用、数据基础设施、数据治理、数据流通、融合应用、安全保障等六方面,建设与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需求相适应的数据标准体系,为相关行业部门在地方标准立项论证、起草、初审、实施效果评估和复审等工作中提供技术支撑,助力本市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

  《数据交易通用指南》《数据交易服务指南》《数据交易安全评估指南》是北京市数据流通交易领域出台的首批地方标准。其中,《数据交易通用指南》结合本市在数据交易领域的创新探索、先行先试经验,明确了数据交易相关定义、交易原则、交易流程、交易模式等基础概念,并创新性提出场内数据交易、场外数据交易两大类五大种数据交易模式。《数据交易服务指南》结合本市及其他省市数据交易场所服务内容,提出了场内数据交易服务原则、服务架构、服务内容等,明确数据交易场所联合各类数据交易服务商,围绕交易主体入驻、交易标的登记、交易磋商缔约、交易标的交付、交易结算、交易后期服务六大数据交易环节,向数据交易双方提供各类数据交易基础服务及扩展服务。《数据交易安全评估指南》针对数据供方、需方、交易场所三大数据交易参与方,提出了开展数据交易安全评估的评估方法、评估内容及指标体系、评估流程、评估报告编写及结果应用等内容,为数据交易安全评估工作的实施提供指导。

  接下来,北京市将加快推进数据要素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数据资产登记、质量评估、入表业务流程,以及数据流通跨域管控、数据匿名化处理等一批急需标准出台,研究关注人工智能高质量数据集、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等前沿方向,以标准引领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数据价值挖掘。


  基层

  一、寒假培训遇“不合规”及时反映

  寒假即将来临,市教委等部门近日发布提示,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参加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时,应注重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预付资金的安全。此类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向学员一次性收取超过5000元的培训费。

  按照《北京市营利性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课程预付费管理办法(修订)》,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收取的培训预付费用,需全额存入该机构的预付费存管专用账户。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变相收取超过60课时或时间跨度超过90日的培训费用,且不得超过5000元。

  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应与学员或家长签订书面服务合同文本。请学员及家长妥善保管好合同文本,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学生和家长应对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落实预付费政策情况进行监督,如发现不合规情况,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明确所在区及合同内载明的培训机构所属企业规范名称。


分享:

问答留言

信息报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