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十六园 > 详情页
“十三五”时期朝阳园的发展思路
发布时间:2020-05-11 5619 106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坚定创新自信、让创新成为发展基点,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牢牢把握新时期首都“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总体目标,紧紧围绕朝阳区国际商务中心区、文化创新实验区、和谐宜居模范区建设,服务“一廊两带三区”空间布局,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科技支撑转型为主线,以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围绕“提高园区产业集聚能力、企业竞争能力、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产业集约化、要素国际化、发展一体化的朝阳园”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拓展发展新空间,创造发展新机遇,打造发展新引擎,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区域协同,促进管理水平精细化,为朝阳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二、发展思路

  未来五年,朝阳园将围绕“疏解促调整、创新促转型、开放促提升、开发促承载、服务促发展”的总体发展思路,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人才为第一资源,坚持规划引导、统筹区域发展、实施创新驱动、突出产业特色、优化发展环境、彰显国际形象,立足于科技创新,更加注重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更加注重服务于北京市和朝阳区开放合作大局,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在新的发展水平上,提升发展整体效能,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十三五”时期,朝阳园将不断强化科技服务功能,发展优势新兴行业,全面提升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努力形成区域科技品牌。到2020年,将园区建设成为中关村国际研发创新聚集区、朝阳区自主创新的核心区、高新技术产业承载区和辐射带动城乡发展的示范区,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新的增长极。

  具体目标是:

  产业实力稳步提升。园区经济总量和效益同步增长,总收入达到5000亿元,实现地均产出率191.5亿元/平方公里、劳均产出率173.8万元/人、产业集中率14.5%。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形成一批拥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对全区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提高。

  创新驱动效果显著。园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200家左右,园区R&D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达10%,R&D投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到2%左右,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0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000件以上,发明专利质量数量和技术标准水平大幅提升。诞生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品牌,培育一批技术创新、应用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融合的新业态,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融合产业和科技服务业为重点,加大科技研发向主导产业集聚;集中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和生物医药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金融、研发设计、知识产权等为支撑的科技服务业。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能源三大支柱产业占比分别达到20%、35%、22%,培育和升级30-40个“高精尖”产业项目,构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高端资源聚集效应凸显。着眼于自主创新与世界科技创新的零距离对接,着眼于拓展园区国际化创新的新版图,集聚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研发总部,及国际性智库、国际创客、国际科技与商务人才等国际高端创新要素,提升园区的国际化创新、国际化高端服务功能。聚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创新创业团队和研发总部。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各类人才数量实现明显增长,高端人才梯队逐步形成,为园区高端人才集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开发建设加快推进。坚持规划引领,有序推进园区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停缓建项目尽快复工、新建项目按计划开工,完成10-15个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区里下达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任务;推进区域道路规划实施,优化路网结构,改善交通环境,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辐射带动明显增强。以区位为依托、以创新为动力、以政策区集聚辐射带动为抓手、以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壮大区域经济实力,扩大区域贡献规模,完善区域综合功能,充分发挥园区的集聚、辐射、带动作用,为成为朝阳区新的增长极提供强大的支撑。“十三五”期间,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功能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


分享:

问答留言

信息报送

返回顶部